作者:小舍
走过四季的轮转,新年的钟声悄近,从南到北,年味渐浓。今年,不如走过不同的山河大地,去见识不一样的民俗风情,寻觅那些,藏在年俗里的年味!
云南大理
过春节,白语叫“果则哇”,直译即“过正月”。大理的春节有各种民俗活动,充满了浓浓的白族年味。
耍龙灯
每年的耍龙灯,也就是舞龙,是大理的重要年俗。能歌善舞的白族人还会在一旁敲锣打鼓,挥舞着霸王鞭,唱起调子来。
朝山会
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,是白族的朝山会。鸡足山是历代朝佛的胜地,初春时节,鸡足山上一片山花烂漫,朝山者们在此敬香供果,捐献功德。
葛根会
每年农历正月初五,大理古城北门外的三文笔村都会举行葛根会,除了有葛根和各种小吃美食外,还可以欣赏三塔寺的绝美风光。
云南丽江
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“由本吉正”,又叫“库市”,意为“新年”,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叫“打瓦纳西努”,意思是腊月开始,纳西人就疯了。
祭祖
纳西族除夕之夜要杀鸡、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。从大年初一到初三,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还要带上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。
棒棒会
正月十五元宵节,纳西族会在古城内举行“棒棒会”,曾经的棒棒会主要是交易农具,如今内容更为丰富,是丽江每年最大的花市。
篝火打跳
篝火打跳是纳西新年最受欢迎的传统节目,俗话说“火不熄歌不停舞不休”,能歌善舞纳西人伴随欢快的歌声与跳动的火苗,用打跳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。
迪庆香格里拉
藏历新年,藏语叫“本达洛萨”,又称“洛萨节”,相当于汉族的春节,是一年中最大的节庆,今年的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是同一天,但习俗上却很不一样。
备切玛
香格里拉除夕前每家每户都要准备“切玛”。“切玛”是用木板制成的钵,外面绘有各种花纹图案,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、吉祥如意。
抢头水
香格里拉过年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抢头水,姑娘们提着系着哈达的水桶,抢来新年的第一份好运,带回家供奉在神龛前。
拜佛
藏历新年初一,藏民们也要前往松赞林寺拜佛,他们身着盛装,带上洁白的哈达,来到佛像前祷告,虔诚祈愿。广场上还会有各种表演和庆祝活动。
上饶三清山
江西上饶三清山过年有“长工短工二十四下工”的说法,也就是说从北方小年开始,年也就开始了,人们开始打扫卫生,除尘,请灶神,请祖宗......
流水席
三清山脚下的玉山玉坑村,每逢重大年节,都有吃流水席的风俗习惯,18道最隆重的菜品,有荤有素、有冷有热、汤水搭配、酸辣爽口。
打麻糍馃
到了新年,三清山的村民们都会打麻糍馃。把糯米蒸熟,倒入石材器皿中,用大木锤捶打,直到看不见米的碎粒时,用手捏出大小均匀的小团子,撒上白糖、芝麻,韧道可口。
舞板灯
三清山脚下的“板灯之乡”玉山樟村镇,每年都会举行“舞板灯”的活动,农历正月十三起灯至元宵圆灯,连闹三天。300余人共舞,几百米长的板灯,如巨龙腾飞,红火非凡。
黄山黟县
一到腊月,黟县家家户户都开始打食桃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还有各种独特的风俗,带来了浓浓的徽州年味。
年猪饭
图片来源于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公众号
徽州的年味是从一顿年猪饭开始的,每到腊月,村民们就开始张罗着选个好日子宰年猪,摆下丰盛的宴席,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上一顿丰盛的年猪饭。
打食桃
在黟县民间,每年腊月都会有打食桃的习俗,将最好的新米磨成粉,揉面、做糕、蒸熟、点红......食桃模多用枣木、桃木精制雕刻而成,外形为桃的形状,图案各异,寓意吉祥。
舞花灯
五颜六色花灯队伍穿梭在粉墙黛瓦之间,大红灯笼高高挂起,湖光山色之间,灯火点缀着徽州新年的红火与热闹。
梅州大埔
“客家香格里拉”梅州大埔,流传着许多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,每逢新年,更是会举行各种客家民俗活动。
迎灯
迎灯是大埔过年的传统习俗。迎灯当晚,男女老少手里都举着一盏花灯在村里游行,有的村还会做龙珠灯、鲤鱼灯,敲锣打鼓,舞狮舞龙,热闹非凡。
上灯
上灯也是大埔一个重要新年习俗,即“摆新丁酒”。前一年有新丁的人家要备办鸡、鸭、腊味、米酒、糖果等,邀请亲友村邻到家里吃丁酒,表示对添新丁人家的祝贺。
扫街灯
西河漳溪墟扫街灯活动流传已久,人们在这一天将正月留下的鞭炮屑、废弃花灯清扫干净,开门做生意,俗称“扫街灯”。传统的扫街灯仪式还伴有赛花灯、赛锣鼓、舞龙、舞狮等活动。
这个春节,泊心云舍便在这些古城古村,无论是白族、纳西族、藏族、汉族,还是云南、安徽西递、江西三清山、广东梅州,都能带你走进不同的民俗盛宴
本文所有照片来自摄图网/现场实拍/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公众号
转载请注明出处
© passingcloud.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678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