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小泊
中国人吃饭喜欢讲究一个好意头,比如事事如意的柿子,步步高升的年糕,大吉大利的金桔……食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温饱,还寄托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对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。
能成为中餐桌上的常客,那必定经过代代人的严选把关,实(食)用价值和情绪价值都得拉满。
腐竹的寓意就很直白了,腐竹,富足,更高品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更富足的生活,可以说这是一个直击痛点的名字。
还有一种说法,因为其外形细长脆硬,像干枯的竹子,所以得名腐竹。总的来说,腐竹二字算是对这样食物描魂画骨,神形兼备的概括。
一般吃腐竹最怕它碎,散碎的腐竹既不好烹饪又不好夹,这也说明了它本身不够厚实,薄就少了豆香也没了口感,那还吃个什么劲呢?所以挑腐竹以色泽油亮,形状完整为佳。
好的腐竹肉质厚实弹韧,吸饱了汤汁油水,比肉还香。本身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之一,很多“素肉”都以黄豆为原料。
其实用不着那么煞费苦心,把大豆和面粉做成肉的样子,普普通通的腐竹口感和营养就称得上“素中之荤”了。
客家腐竹就有肉厚,味浓,煮制时不糊、不碎、不浊汤的特点,制作历史也有六百多年。能做到这些,可以说是腐竹中的佼佼者了。
又因为客家人常以腐竹入菜,腐竹煲、腐竹焖肉、凉拌腐竹……主菜也好作配也罢都当得起,能成为吃惯了的家常味自然是盛产且有品质的。
能做好豆制品的人更是人群中的佼佼者,俗话说“世上活路三行苦,撑船打铁磨豆腐”,可以看出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。
因为要做出好腐竹得经过选豆、泡豆、磨浆、滤渣、煮浆、过滤、扯皮、包浆、挂杆,晾晒、包装等十几道繁复的工序。
为了加大产量,提高生产速度,一般工厂会采用电磨磨浆,再兑入木薯粉,用化纤织袋代替细麻织袋过滤,用烘干机代替自然晾晒,最终产量虽多,但口感像是在啃木头,难以下咽。
客家腐竹胜在坚持古法,能耐住高温日复一日在锅炉前煮浆,不厌其烦地揭开一张张豆皮直至豆浆不再凝结为止,灼人的蒸汽好似能蒸人寿。
最难的一道工序莫过于扯皮了。用手迅速地从滚烫的豆浆里捏出完整的豆皮挂在杆上,对眼力手速,耐高温的考验着实不小,非得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做到气定神闲,行云流水。
他们是擅长坚持和忍耐的人,坚持一条可能更辛苦但是更有追求的路,耐高温的蒸汽、滚烫的豆浆、重复的寂寞,所以才有了这维持多年盛名的腐竹。所以,富足也自然是配得上的。
泊心风物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,才在众多品牌的腐竹中看中了客家腐竹,一口满足和诚心祝福留给我们,走向富足助推他们,也更希望从这小小的腐竹中找到我们跟生活两不相负的路。
本文所有照片来自摄图网/现场实拍
转载请注明出处
© passingcloud.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67867号